請教司馬賀管理教育(1999/09)
讀者當知司馬賀(H. A. Simon)為一了不起的教育家。他在40年代創設的卡內基理工工商學院是世界頂尖的,也出了一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;這在《管理行為》中有「一所商學院」的設計之個案。
我在99年2月寫信向他討教管理學如何教?因為根據西方名校傳統,入門課要由資深的教授教,才會有融會貫通的樂趣。我以前在東海大學化學系四年級實驗一年,所得的結論是「管理學無法教,因為智慧無法傳授。」上學期在中原試一學期「近代管理學趨勢」,期終改論文作業才知自己教的不好,學生也因而所學甚淺。我感到很深的挫折;就向司馬賀大師請教,如果是他,會如何啟發後學者。
他在3月5日('99)給我一封信,其中有關管理學教育的一段翻譯出來給大家參考:
如何教管理學(Administration)是個難題。目前美國大多數商學院所選出來的MBA(企管碩士)大多至少有兩、三年商業實務經驗,這樣教起來就極不一樣了。ㄅ要是學生沒有這種經驗背景,我總是試著要求學生把所就學的的大學看成一個組織,以組織學的話來看待大學中的事情,從而能把大學當作實驗室的代替品。這並不改變你的論點(按:其實這是司馬賀在自傳《我生活的種種模式》中的看法):許多管理學上的原理(principles)
很簡單而又明白清楚;難在如何根據所信的原理養成力行的習慣。然而,我們不該從中得出結論說,:習慣是不可改的。(按《管理行為》中有專節討論組織的習慣與創新。)
我又與他談大中國區的大學教育之「質」(例如世界上真正的科學實証教育,並未在教育中生根立足,所以怪力亂神現象特別嚴重。)和「量」(台灣的高教並不符合人民的期望,而大陸的高教投資,遠低於發展之所需。台灣的所謂「追求卓越」,大筆的散財於高教,小學等基本教育和設備之質與量堪虞
…